當前存儲器市場行情存在較大波動,而且整體上供貨短缺。因而,存儲器國產就顯得更為迫切,中國本土存儲芯片大廠如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都于2021年進入規模量產的關鍵期。業界甚至指出,最快在2021年底~2022年,國內存儲器廠商在市場上的重要性將逐漸顯現,并對整個產業供需帶來影響。
9月14日,長江存儲首席運營官程衛華在中國閃存市場峰會上透露,長江存儲64層NAND閃存出貨超3億顆,128層QLC NAND閃存也已準備量產,TLC NAND閃存良率做到了相當水準。作為國內存儲芯片市場上的一個重量級玩家,長江存儲于2018年8月首次在閃存峰會上發布自主研發的Xtacking架構;于2018年第四季度成功量產32層NAND閃存;于2019年第三季度成功量產64層3D NAND閃存,同時搭載自主創新的Xtacking架構??紤]到國際領先的廠商已擁有100層以上的技術,長江存儲宣布跳過業界常見的96層,直接研發128層3D NAND閃存。2020年4月,長江存儲宣布成功研發128層3D NAND閃存,分別是128層QLC 3D NAND閃存和128層512Gb TLC閃存。
從2018年的32層3D NAND閃存、到2019年的64層3D NAND閃存,長江存儲達到了一年一代的速度,也可以說是以最大的努力、最快的速度追趕國際一線存儲芯片大廠。而后,長江存儲索性跳過96層3D NAND閃存、直接跨步到128層3D NAND閃存。在全球主流存儲器大廠集體奔向100層以上的2020年,長江存儲從64層閃存直接跳級到128層閃存,無疑是向業界再度表明,長江存儲要與國際一線存儲器大廠并肩同行的勇氣和決心。也可以這樣說,從32層NAND閃存小試牛刀,到64層NAND閃存擔綱主力,再到128層NAND閃存致力探索,長江存儲僅用3年時間就已在研發技術上完成從追趕到與世界主流并肩,免不了一度引起業界震撼。
此外,從全球閃存市場趨勢而言,長江存儲從64層閃存跨步到128層閃存,無疑是非常明智的決定。2019年64層、72層3D NAND產出比重為64.9%,在全球產出占據主要地位,而92層、96層3D NAND產出比重占總體的21.3%。然而,根據DRAMeXchange估計,隨著110+層閃存芯片的推出,92層、96層閃存會被快速取代,亦即92層、96層閃存產出占有率在2020年略微提升后就將逐步下降,預計2023年占全球市場總產出72.5%的將會是110+層閃存。
預計未來5年110+層NAND將逐漸占據主要市場
NAND閃存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、SSD固態硬盤和數碼相機等領域,其中智能手機和SSD固態硬盤構成了下游最主要的需求。在2019年NAND閃存的需求構成中,SSD固態硬盤占比達49.6%,智能手機占比為38%。再從歷年變化趨勢看,SSD增長相對明顯。2013年,SSD在NAND市場占比為13%;到2017年,SSD就已超越手機成為第一大下游應用市場。一方面,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建設帶動大量企業級SSD固態硬盤需求;另一方面,消費級SSD固態硬盤合約價連續走低,也刺激了SSD對HDD在消費領域的替代。到2019年,SSD占NAND 市場的比重已增長到49.6%,預計到2022年將有望達到52.4%。隨著5G帶來智能手機步入技術創新和出貨量上行周期,智能手機將有望持續占據NAND閃存第二大應用市場地位。
智能手機和SSD固態硬盤是NAND閃存前兩大應用市場
程衛華還表示,長江存儲的產品已進入高端智能手機和企業級應用,“這些都是長江存儲取得的進展”。Xtacking技術架構進入3.0階段,產能到明年年中將滿載。2018年,長江存儲推出第一代Xtacking技術架構。2019年,長江存儲推出Xtacking 2.0版本。
此前,媒體就已報道,不少國產品牌業者陸續采用長江存儲NAND閃存,并加入生態合作伙伴的行列。以長江存儲64層3D NAND閃存為例,長江存儲CEO楊士寧就曾表示,長江存儲NAND閃存“出道即巔峰”,雖然64層3D NAND閃存只是公司第一個產品,但這顆產品已被用于華為Mate 40旗艦手機?!皟妊h已然是大勢所趨,國內整機廠商和半導體產業鏈彼此協同合作會越來越緊”。
除64層3D NAND外,于2020年4月宣布成功研發的128層3D NAND閃存也已走向市場,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據嘉合勁威官方消息,旗下品牌阿斯加特推出新品AN4 PCIe4.0 SSD,用的就是長江存儲128層3D TLC NAND閃存。業內人士表示,從128層閃存的研發到量產,阿斯加特新品的推出意味著長江存儲128層閃存已正式出貨。而對于目前尚沒有高端PCIe 4.0 SSD的國產存儲來說,更是填補了這一空白。供應鏈也估計,長江存儲128層NAND閃存將先從消費性產品切入,至于智能手機、筆記本電腦等將于2022年正式出貨至相關供應鏈,優先打入國內市場機種。
市場還指出,在長江存儲的量產規模提升下,群聯獲得長江存儲NAND閃存供貨比重也將逐步提高,相較于2020年供應比重約5%,預計未來提升至10%~15%比重。由于群聯近年來積極從傳統消費性市場轉型至嵌入式ODM模塊應用,2022年將可望擴大打入國內智能手機UFS機種供應鏈,預計與長江存儲合作關系也將更為密切。
至于筆記本電腦應用產品也在同步推廣中,多家筆電品牌也在規劃2022年國內新機種,據傳,長江存儲128層NAND閃存進入品牌大廠的設計開發中,將可望與主控芯片廠慧榮進行新品合作開發。
據估計,盡管2021年長江存儲于全球NAND閃存市占率為3%~4%,但在業界國產存儲替代浪潮下,長江存儲作為國產化的指針,除消費性產品及SSD應用市場,本土多家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大廠已提前展開驗證測試,甚至在云端及數據中心也在進行評估中,市場推廣腳步及產業生態鏈正快速成形中。
目前,長江存儲128層TLC閃存芯片已經入市,良率也做到相當水準。而另一款128層QLC,據程衛華表示,量產準備也已就緒。事實上,隨著NAND儲存單位成本下降趨勢,全球各大NAND原廠看好QLC NAND發揮儲存位密度提高的效應,QLC NAND將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預計2021年底~2022年各大原廠對QLC NAND閃存供給成長將大幅增加,并從2022~2023年持續擴大PCOEM市占版圖,搭載至讀取型數據中心應用,進入快速成長期。
所謂SLC、MLC、TLC、QLC及PLC,指的是閃存的類型,每個cell單元分別存放1、2、3、4、5位電荷,所以容量越來越大。NAND閃存從SLC到MLC再到TLC,成本一步步降低,而容量一步步提升,因此得以普及。由于堆棧層數越多、技術難度越高,隨之而來的投資金額壓力也更為龐大。相較之下,隨著單元儲存數據位數的增加,儲存成本效益提高幅度會出現下滑,從TLC改采QLC可降低成本約25%,而QLC可重復使用TLC現有設備,帶來提高儲存位密度提高及降低成本的吸引力,成為上游NAND原廠大舉搶進的布局重點。
市場估計,2020年QLC NAND閃存產能供給年增率達1.5~1.6倍,2021年將延續增長1.2~1.3倍,雖然相較于主流的TLC NAND閃存供給比重仍低,但2021年QLC NAND閃存供給將超過MLC NAND閃存和SLC NAND閃存總和。
依照長江存儲披露的進程來看,其兩款128層產品來得正是時候。此前,長江存儲市場與銷售高級副總裁龔翊曾指出,長存128層QLC NAND閃存將率先應用于消費級SSD,并逐步進入企業級服務器、數據中心等領域,以滿足未來5G、AI時代多元化數據存儲需求。
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,必填項已用 * 標注。
提交評論
Δ
? ? ? ? ? ? ? ?Copyright 2020-2025 IT存儲營 粵ICP備2021121885號網站地圖